大家好,我是萧茗,很高兴又见面了。这一个星期以来,大家关注的焦点肯定都是华为,文昭这两天也一直在说这个话题,我想了想,是做这个话题还是做别的。做这个是不是做得大家都疲劳了。但是呢,我后来想,有一些角度还是可以进一步说一说。因为从华为事件说开去,可以说很多东西,首先,和华为事件最迫切相关的是,西方世界阻止中国控制5G在全球部署;这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各国的国家安全;其次,华为事件的更大背景是中美贸易战,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又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全面转向;美国对华政策的全面转向体现了两种对立的价值观最终无法和平共处,起码不能成为长久的,哪怕是基于经济利益的伙伴。
在这一系列的逻辑链条裡面,有两个环节我希望重点说一下。一个是在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一本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想谈一谈,这本书说出了什么重要的话,以至于影响这么大。另外,我想谈一下中美两种对立的价值观,它们背后所依托的,更本质的文化,我认为了解了这些,就了解了美国精神的DNA。
这本促成美国对华政策大反转的书。它的名字叫《百年长跑-中国称霸全球的祕密战略》。它的作者叫Michael Pillsberry,中文名字叫白邦瑞。他是美国着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在他写这本书之前,他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对中国很友好的,支持和中国接触,他是主张通过接触方式改变中国的那部分专家。就是大家所说的“拥抱熊猫派”。白邦瑞担任过里根的国防部助理副部长,和四个美国参议院委员会的幕僚。在他任职期间,美国国防部每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他都参与起草。1992年,他担任老布什的国防部长办公室亚洲事务特别助理。2015年,是白邦瑞彻底转变的一年,他从一个熊猫拥抱者转向了一名中共的克星。那一年,他写了《百年长跑》。因为这本书他获得中央情报局局长杰出贡献奖。
为什么这本书叫《百年长跑》呢?书里面说,中共的鹰派早在毛泽东时代就提出要洗雪中国百年来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压的耻辱,力图在2049年,也就是中共建政100周年的时候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从1949-2049,刚好一百年,所以叫“百年长跑。”这个战略从中美建交就启动了。白邦瑞说,中共鹰派认为这个计划只能用欺骗的方式来达到,也就是不让美国知道中共的真正意图,不让美国觉得中共对它是个威胁。这本书里面强调了中共鹰派在政策决策上的主导作用。白邦瑞认为中共这几十年的主导战略都是鹰派策划和执行的。这一点有待商榷,但是这不是这期节目的重点,我们就不展开讨论了。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很强的感受,它真正想说的就一句话。就是:我和整个美国都被忽悠了。美国被忽悠了整整40年。当然这是一个美国精英的立场,但是从哪些因素刺激他思想发生转变,我们更可以感受到美中关系深层的难以调和性。
大家知道,一本书的开头是很重要的。开头,一定要让读者了解他所要阐述的主题是什么。(略去柏拉图的例子,直接进入主题)《百年长跑》这本书我们看一下白邦瑞是怎么开头的。他的用意有是如何?他讲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
2012年11月30号, 在着名的smithsonian institute,就是史密森学会前面,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给一位中国贵客颁发了一枚美国国务院的金质奖章,以及25万美金的奖金,奖励他对增进中美之间的理解和外交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位贵客名字叫蔡国强,蔡国强是一位中国艺术家。他的作品中运用了一些中国文化的元素,像风水、中医、龙…维基百科上还说,他的大多数的作品内容取自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尤其是他的烟火作品。蔡国强曾经说;「毛泽东的理想完美主义和他的情感影响了我们这代所有的艺术家。」
那么他在美国表演的是什么呢?蔡国强在接受奖章之后,现场表演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行为艺术。在smithsonian 博物馆的正前方,放置了一棵有四层楼高的巨大的圣诞树。树上挂了2000多个爆炸物。在蔡国强先生的指挥下,这些爆炸物被引爆了四次,每次引爆500个。每次爆炸后,厚厚的黑烟笼罩住整个树。等烟散开之后,再引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在这个过程中,蔡先生通过麦克风向大家介绍他艺术的内涵。他是怎么介绍的呢,他说,每次浓烟出来的时候,这棵树就像一副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一棵普通的圣诞树就变成了一棵黑色的圣诞树。这次表演的名字就叫“黑色圣诞树”。
《百年长跑》附上了这次爆炸表演的youtube视频链接,在google上用Black Christmas Tree 加蔡国强的拼音拼写也可以搜出相同的视频。我去看了一下这个视频。阵仗真的挺惊心动魄的,美国人的反应也惊心动魄。几十上百家媒体,摄影机密密麻麻的排了一大片。观众也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每次爆炸后,大家都欢呼鼓掌。
就在前一天晚上,蔡先生在Smithsonian的亚洲艺术博物馆被宴请,参加宴会的有许多名流。白邦瑞的太太是这场宴会的主持人之一。
白邦瑞说,他看黑色圣诞树表演的时候,心中有一些疑惑。后来他向一位投诚美国的前中国高官提起了此事。那个人对蔡国强的表演和获奖觉得难以置信。他们一起在中国网站上找蔡的信息。发现,蔡国强在中国有大量粉丝,很多是小粉红。他们都为蔡国强把西方文化的标志用他的爆炸艺术给炸了而感到欢欣鼓舞。那么,蔡国强先生设计了哪些这类的行为艺术呢?比如,当美国士兵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遭到简易爆炸装置袭击时,蔡先生模拟了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他说是让他的观众在恐怖袭击和战争中欣赏到某种美。在911恐怖袭击之后,蔡先生发表感慨说,这是展示在全世界面前的壮丽景观。大家可以回忆一下,911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一头撞进世贸大楼,在浓烟滚滚中两座大楼轰然倒下。视频中还可以听到现场人员恐惧的尖叫。蔡先生说这是壮丽的景观。911后没多久,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批露,蔡国强先生最推崇的一本书是《非限战》。
到这时候白邦瑞才回过味儿来。 原来,人家在你的首都,在以你的建国之父命名的博物馆的正前方,在离圣诞节一个月的时候,把你整个国家信仰的标志炸了个漆黑。你光收拾地上的碎片就收拾了几个月。然后,你又是请人家吃宴席,又是颁奖,又是送钱,又是拍手叫好。白邦瑞说,这不是咧嘴傻笑的野蛮人吗?用中国人的话说,整个就是一缺心眼儿!人家要颠覆你,你鼓掌。人家炸了你的文化标志圣诞树,你还给他发奖,不是缺心眼儿是什么?如果意大利人拍个广告中筷子吃批萨,一大群中国人都觉得忍无可忍;那炸圣诞树这一幕,美国人真是缺心眼儿得没谱了。
白邦瑞说,美国对中国这几十年来的政策,和上面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区别。《百年长跑》的这个开头,奠定了整本书的主题和基调:美国被中共忽悠了,忽悠了40年。 这本书在美国政界传播非常广。 各种研讨会,媒体采访中都大量提到它。我亲身经历了一个例子。我在做一期节目的时候,和被采访的专家提到这本书。他给我讲了一件事。他那时刚和当时的国防部长James Mattas去中国访问。mattas在飞机上一直捧着这本书看。他问mattas,你觉得这书如何?mattas说非常棒。 估计川普内阁都看了这本书。
那么,再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美国为什么会被忽悠呢?是因为当初美国和中共接触的时候目的就不纯吗? 因为美国想利用中共抗衡苏联。是因为美国多年来的外交政策被一些贪婪的大公司主导,为了商业利益牺牲了国家吗?
我觉得,这些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一部分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作为一个整体对中共误判了。 如果没有这个误判,它的全部做法就会有所不同,美国那些大公司是有贪婪的一面,但是如果他们对中共的认识和今天一样,他们当初也不会那么带劲的为北京充当说客。其实,我说的这些,对很多华人来讲是一件特别明白的事。但是,美国人真的是到最近一两年才真正回过味儿来。
白邦瑞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大谈中国的战国时代,用那个时代法家的奇谋诡计,法,术,势来套中美关系进程中的种种现象。我觉得这是西方人常有的思维方式。他们把整个中国看成是古老神秘的,他们难以理解的文化。通过学习古代的思想他们想找到理解当今中国的钥匙。这正体现了他们本能的感到自己和中共根本来自不同的星球。
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富有经验的国际关系学者、政治家仍然会认为通过接触,中共有可能朝他们预期的方向接近呢?这里有个来自文化dna所带来的假设:就是中共有可能“变好”。这种假设促成了误判,简单地说: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双方都在这样做。只不过出自完全不同的动机,中共认为美国的接触政策是虚情假意的糖衣炮弹,是“帝国主义亡国之心不死”,是寄希望于和平演变。而美国却认为,通过帮助中国经济开放和繁荣,也能使当前的统治者看到包容和自由的好处,从而拥抱自由。
尽管这种层面的讨论有一些泛道德论的的色彩,对于凡事都习惯于从实力、权谋来分析问题的中国人来讲,显得有点玄虚,但是我认为正是两种思维方式、两种心态的体现。
当今的中国人认为,美国人所讲的“自由”不过是给美国国家利益披上的一层美丽外衣,比如:自由贸易背后是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通航自由”意味着美国航空母舰可以在全世界的海上畅通无阻。这些中国人认为:美国人追求自由,不过是这套说辞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罢了。
当然美国所倡导的自由意味着一种秩序、一种治理模式、一种利益分享的方式,但它的顺序是:先确立了理想、再到生活中的利益分配;而不是反过来,为了把生活中的利益争夺合理化,愣去发展出一套所谓“理想”。这种理解确实不符合事实。在《独立宣言》问世的时候,美国这个国家还只是世界上毫不起眼的小角色,还没有那么多既得利益去守护,但是它已经确定很多理想化的原则。
《独立宣言》里很清晰的讲了这个国家建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保障一些他们认为是造物主赋予的,人人生来具有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 因为要保证这些权利不受侵害,他们才建立了政府。
美国这个国家的立国精神起源自猶太教基督教文化,和希臘羅馬的思想,认为人的自由意志使人有为善的可能,而政治是要培养这种从善的品格,这个说法中国人经常会觉得是虚伪的道德说教而嗤之以鼻,但这确实是西方政治思想史里的一个重要内容,? 启蒙时代法国的政治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建立民主社会的目的,不仅仅是创造一种新的统治形式,而是要造就出热爱自由,懂得自由的人格。
简单梳理这个思想的源流脉落,其实要说的是,美国人受到这种文化氛围若干代的浸染,以今天中国人的眼光审视,真是有点“傻白甜”,把人往好处想,即使是见多识广的政治人物,也愿意相信接包容能带来更多包容、自由能带来更多自由,接触政策会行之有效。
我们再说今天的中国。中共的性格与中国普通大众的性格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巨大差距,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众中毕竟有很绵长的生命力;但是越到最近,中共的性格越来越深入响到中国大众。白邦瑞把中共的做法往法家上套,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觉得共产党和法家的思想确实有相似之处,毛泽东是法家信徒,他的部分思想确实来自于法家在历史上的实践。 而法家所有的理论都是服务于一个人,就是君主。而共产党的目标,不管它说的多好听,实际上就是要维持它的统治。 法家思想有一种极端的性恶论,它否认人性中有基于利益之外的诚意。它整个社会治理的基点,就在搜求人性之恶,激发人的恐惧、或念婪的情绪,来达成使人服从的目的。 这是不正义的统治最大的坏处。
总结一下,今天是从白邦瑞的《百年长跑》这本书出发,谈美国精英对中国态度转变的过程。后面发挥,进行了一些务虚的哲学讨论,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以后可以开展更多这方面的讨论
更详细的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们做的一集英文节目。中美是否彼此误判40年?那里面讲了美国在几十年间做了哪些普通大众不知道的,在军事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增强中共实力的事情。 在youtube上用Zooming In With Simone Gao就可以搜索到我们的频道。我们的节目现在都是带有中英文字幕的。点击视频右下角的小花球,也就是设置的符号,就可以选中文或英文字幕。对于想学英文或中文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渠道。 好了,谢谢大家收看,也感谢文昭给我这个机会。我们下次再见。
我觉得中共本身这个体制就是斗争,有斗争就会有心理的扭曲,所以就会看美国人的种种都是别有用心都是傻白甜。
加上中国传统上的儒家文化,可能就更藏着椰着不说了。
其实中美两国从文化上就是深层的不同,也不会调和。
一直很欣赏萧茗的Zooming In With Simone Gao节目, 觉得其内容,制作和演播都是第一流的, 现在萧茗成为文昭Tube嘉宾, 太合适了。
看了Pillsberry 的《百年长跑-中国称霸全球的祕密战略》一书,觉得最引人深思的是“祕密战略”中的“祕密”二字。书中谈到美方的情报工作如何发现和证实了中国的祕密的战略意图。其实中国的战略意图从来就是公开的。尽管搞了经济上的改革开放, 它始终没有宣布放弃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 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中国要取美国而代之的意图,难道要靠情报来证实吗?
孙子曰要“知己知彼”。 美国的政界,对中共这个对手, 始终是懵懵懂懂。 早在二次大战结束后, 马歇尔访问延安, 就被忽悠了; 认为中共还不错, 结果丢了整个中国大陆。
尼克松72年访华,是为了对付当时美国的主要敌人苏联, 对中国国内的政策缓和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但这只是 一种策略, 不应该是 对“彼”的基本认识。 美国总统从克林顿, 到小布什, 到奥巴马, 都缺乏战略的眼光。Pillsberry 的书是起到了唤醒美国政界的作用。
這本書很有趣,不過其中反映出的一個點就是另外一本書所以提到的問題,也就是中共,缺乏安全感。可以搭配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這一本書。至於中共對於所謂諸子百家思想的詮釋與應用,又是牽涉的中共對於武力使用的觀點(the use of force, the utility of force),在白邦瑞的書中談到殺手鐧的部分時,明確的提到了這個手段的應用,在美方的兵棋推演中,能夠有效逆轉解放軍在傳統戰略與戰術上的之於美軍的劣勢。也因為這種殺手鐧,促使歐巴馬政府弄了個「亞洲再平衡」出來。接著他又馬上提到:「中國的戰略大多反映了它的恐懼。」以我個人粗淺的理解,這種殺手鐧,就是一直都常常被提到的所謂不對稱作戰,就類似兵家所云的以弱勝強,又或者道家之所謂以奇用兵。也就是中共意識到,也明確的一直了解到,其稱霸特定區域的野心,必然終將與美國的勢力範圍相牴觸,在與美國勢力牴觸前,表現和美國交往享受國際制度帶來的發展好處,所以要有軟的一手,以拖待變。但也必然要有硬的一手,以弱勝強。可是又不能過於明目張膽,因此白邦瑞多次提到「能而示之不能」,就是這種行為的詮釋。我認為中共求的,正如《司馬法》所云:「凡戰,有天,有財,有善。時日不遷,龜勝微行,是謂有天。眾有,有,因生美,說謂有財。人習陣利,嫉物以豫,是謂有善。」簡單說就是若終有一戰,則必須掌握勢(天),例如南海的軍事化、對中華民國內部價值凝聚的撕裂。也要掌握財,就是既要能享受國際制度帶來的經濟發展,又不能危及中共的統治權威。更要善,就是不斷精進解放軍的戰力。求天、求財、求善,正是中共戰略的核心。因此在那之前,「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才會讓美國出現誤判。至於白邦瑞的書,所提到以法家思想對中共行為進行詮釋,其實在更早之前,就有以「兵家」思想為核心文本並對中國明朝大戰略偏好的討論,可以參閱Alastair Ian Johnston的Cultural Realism一書。後來他又寫了一篇專文,探討毛澤東對武力使用的觀念,認為毛是繼承了帝制中國時期兵家思想中對於武力使用的高度評正面價,進而發展出一以貫之的戰略文化。不過對於中國這種諸子百家相互影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況而言,單以「一家」(Dominate strategic culture)之言來詮釋行為,容易招致忽略戰略次文化(Strategic sub culture)的批評,這也是透過理念、思想、文化因素來分析國家之時,至今懸而未決的爭論了。詳細的就不多談了,因為我自己也還沒想通….
看了今天的文昭tube节目之后,我就去看了萧女士的频道。萧女士的英文节目做得很好,有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对关键人物的采访,跟文昭的评论节目是互补的。以后会持续关注。
在油管上有评论说看不懂英文,因此建议做成中文节目。我认为节目做成英文的是一件好事。首先,关注这些话题的不仅仅是华人,更重要的是,观点绝不能仅仅在华人小圈子里传播,要想让观点变得有力量,就必须要用英文来发声和传播。因此,需要一个英文的平台来跟海外的主流人群和选民进行沟通。另外,像这样有争议的时事话题也经常会在学校的课堂上被讨论,有一个高质量的视频去引入话题并且表达华人媒体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还是文化不同。一般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或称文化基因,是“言行合一”。这种基因来自于他们的契约文化根基。说了不做,失去信用,就会失去生意。中国人从刘邦战胜了项羽开始,就形成了不讲诚信的诡诈文化(当然,在这之前也已经有了“孙子兵法”,但是还没有流氓战胜贵族的实例);经过70年的52场政治运动的实践教导,这种文化更是渗入了中国人的基因。一般而言,人都是将心比心。所以,双方都从自己的文化心理去揣摩对方,自然产生相互的误判。
非常同意Kidikimo兄的见解。很多对中国人而言很简单明了的事,西方人要经过大量情报去认识和明白。像萧茗女士的英文频道对美国人,或西方人更好地了解真正的中国,尤其是在学校被“政治正确”洗脑的年轻一代更重要。
包括川普也免不了受“政治正确”的思想影响,考虑到对中国百姓可能的伤害,会对中共网开一面。
中共被西方宠养到今天这个地步,只有两种可能让它垮台:一是国内的经济崩溃,民不聊生。中国人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为了自由、尊严造反。真到吃草的地步,反正是个死,也可能会揭竿而起。二是一场战争,把它彻底摧毁。还必须有艾森豪威尔的强制,才可能在一段时间建立宪政民主制度。
美国的总统制,总统受掣肘太多,坏事固然做不成,好事也很难实行。相比较而言,还是英、德的内阁制好一些。总的来说,西方民主制也走到了瓶颈处,还没有新的思想产生。我们正处在一个人类社会的转型期,可惜还没找到方向。
麻煩把中共和中國人、中國傳統文化分開。我認為中共除了為了維護他們那一小撮人的私利之外,並無任何理想與信念。他們既不真信拿來做遮羞布的馬列,也不信傳承幾千年的傳統道德,更不信全人類的普世價值。他們的檔次比希特勒的納粹也都低了很多級,原因是無論多麼魔鬼,納粹還算是真心相信點什麼,而那點什麼是可以拿命來換的。
所以,一個極度自私自利的變態反人類組織,表現出來的就是卑劣、無恥、下流、進退失據、滿口謊言,毫無人性可言。舍此之外,對中共的任何解讀,都是過度解讀,都是一廂情願,都是書生意氣。結論很簡單,這個魔鬼和人民,和這個世界是不可能有妥協的,首先它們就不會放棄吃人肉喝人血的魔鬼本性,其次,它們近百年來造下的孽如果不能得到清算,冤屈如何得到報償,正義如何得到伸張,人心如何得到平復?無論是它們,還是人民,兩者都沒有辦法妥協。魔鬼必須被徹底消滅,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雖然良善的希望是能和平過渡,但那是夢想。
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萧老師好,
妳講話的內容很精彩,很吸引,但因我的母語是廣東話,所以聽起妳的國語有點困難,主要是兩個原因:
1) 太快 (已用了0•75速度)
2) 幾乎每句句尾的咬字大多不清
請恕本人直言,絕無惡意。謝謝!
谢谢WXY99对我评论的肯定。
昨天萧女士讲了一个黑色圣诞树的故事,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惊醒“时刻。几年前,我因同学的推荐去看了《三体》,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地去读了在网上能找到的所有刘慈欣的作品,在惊诧于他宏大的想象力的同时,我也有深深的不安。这种不安在贺建奎无比骄傲地推出基因编辑婴儿之后,得到了证实。
刘慈欣写了什么?无比强大的外敌,绝处逢生的需要,靠纳米技术打赢决定性战争,黑暗森林法则,思想钢印、意志坚定有着强烈使命感的英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章北海),降维打击,基因改造(《天使时代》)……我认为,这是一种集体主义、科学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价值观体系催生的想象力,他认为人是渺小的,技术是决定性的。最让我不寒而栗的是,刘慈欣把大毁灭描述得异常壮美,看得出,这样一种残酷血腥的抽象意义上的”宏大“是比一个真实小民的喜怒哀乐更能打动他的。跟刘慈欣相比,红楼梦、张爱玲是多么凡俗而琐碎啊!刘慈欣对人物的刻画是概念化的,他描写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他的作品里也没有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他反复强调大牺牲(即大量死人)换来大改变,比如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地球被装上了推进器,经过2500年的流浪,到达一个新的行星轨道。这难道不是一个大跃进式敢想敢干、撬动地球的恐怖片吗?
像这样一种创作,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宣传,作者不是因为宣传任务才去搞创作的,从有限的资料看,刘慈欣的为人是天真善良的,他是谴责文革的,《三体》开篇就写了女红卫兵打死老师;但是,他的想象力超越不了他所生长的那个时代和他生活工作的环境(刘慈欣1963年生,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娘子关水电站工作),因此他本人也摆脱不了那个时代的流行思想给他刻下的思想钢印。刘慈欣的这种奔放而奇异的想象力,迎合并且加强着普通人内心深处的既有观念,并且把这样一种意识变成了审美来美化和加强。虽然作者本人可能无意于此,他对于成名的反应是吃惊,但是这样一种价值和审美体系或者说情绪,是可以被国家主义利用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流浪地球》和《战狼》是一脉相连的,因此也是值得注意和加以批判性审视的。
刘慈欣是中国硬科幻第一人,跟蔡国强一样,他也获得了国外的大奖,奥巴马都被他圈粉。他的铁杆粉丝大多是理科生和科技工作者,他们可能不太读历史、不太关心政治,但他们却是掌握着技术开发钥匙的中坚力量。借《流浪地球》上映之机,希望文昭先生和萧茗女士能关注和谈一下刘慈欣。谢谢!
非常同意您的分析。
其实感觉西方对于中国的误判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确切的说他们误判的是“中共”而不是“中国”。
经过几十年经济的发展,大陆民众的思想已经开化很多,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新的技术手段赋予了中共无与伦比的高效控制言论手段,以及通过剥削普通民众的劳动实现国家主义经济的世界扩张。
使用“诡诈”在任何国家的军事中都无可厚非,让西方学者失误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共产党是始终保持在“战斗状态”的一个政党,所有其政治能力能够触及的领域都被“军事化”了。
之所以现代西方学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源自于先秦法家,是因为法家是“国家主义”思想的先行者,但事实上中共的体制更接近于纳粹主义、军国主义与斯大林主义。只不过当时这些政体还没有进入“全球化”。而且早年美国对苏联也有相当长时间的“沉睡期”,其直接后果就是后来的麦卡锡主义。
声音真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