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10月3号星期三,一开始说个事。就是有少数几位国内的网友向我反馈,说咱们的会员网站wenzhao.ca,访问的时候有防火墙报错说有病毒、包含木马程序啥的。我请我们的技术支持做了检查,网站是安全的,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是你使用的国产防毒软件虚假报错,是为了恐吓用户、阻止你浏览被屏蔽的网站,所以建议您关闭防火墙再试试。
今天讲两个话题,一是海外网传中共内部有文件,要求在美国留学的高官子女回国;二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商万科开大会,打出的口号是“活下去”,显示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承受巨大压力,这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一个地雷。
先说关于高官留美子女回国的事,这个所谓的“密令”流传出来是拐了好几个弯。是美国一份叫《商业期刊》的杂志,它的日文版在10月1号报导出来,说从中国的外交界那里得到放风,在川普说“某国留学生都是间谍”之后,中共下达内部文件,暂时禁止高官子女去美国留学,已经在美的在今年之内要回国。然后这个消息被《多维新闻》所转述,再然后被传得沸沸扬扬。
据称放风的人士说,之所以这么做理由主要是两个:一是害怕这些学生被美国以“调查间谍”的名义当成人质扣押;二是这些留学生给美国的教育产业输送利益,与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不合时宜。而贸易战短时间内不会结束,因此中共当局觉得现在还是小心为妙。
首先对这两条理由有两种分析方式,一种是字面分析;一种是背景分析,字面分析都不成立,背景分析是有可能成立。之所以说都不成立是指,首先,你要是个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出国留学,学的又是航天、材料科学、芯片、微电子之类的专业,是有可能被中共的相关部门看上,被要求利用你的工作便利和人际关系为“祖国”服务。但是当间谍这种危险的工作,高官让自己的子女去做的可能性很小。请问高官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到美国去呢?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远离危险,请问他们为什么还要把子女送入另一个危险呢?逻辑上很不合理嘛!从另一方面讲,高官子女在国内更加危险,可能被设局、被人引诱挟制,然后作为权力斗争的筹码用来胁迫高官本人,其实美国对他们来讲反而更安全,所以在美的高官子女反而更有愿望与国内和国际政治漩涡保持距离。与此同时,回忆媒体过去上零散透露出的消息,在美的中国高官子女所学专业以商科、法律这类专业为主,而不是那些有科技情报价值的专业,那些理工科专业学习过程很艰苦,也不会是衙内、小姐们的偏好。
习近平的千金习明泽小姐,在浙江大学读的是翻译专业,没有理工科基础,到哈佛大学读书,虽然不知她读的是什么专业,但肯定不可能一下跳到高分子、生物制药、这类高精尖的专业是吧。而薄熙来的公子薄瓜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的是法学院。大家回忆一下过去媒体的报导是不是这样,所以这些高官子女留学生,主观上既没有愿望为“祖国”当特务、客观上他们在美国的活动也不涉及敏感科技情报,说联邦调查局会把他们当“间谍”嫌疑人,其实是不成立的。
也许会有朋友问,美国联邦调查局会不会就故意找茬,没嫌疑我也查你,就是把你当人质扣下。这种假设意味着美国执法当局故意违法,不从证据出发行事,把反间谍这种执行联邦法律的行为完全给政治化,这对川普自己在国内有很大的政治风险。也许有一定灰色的空间针对个别中国学生的具体情况能试试,但能操作的范围和深度仍然是很有限的。在美国除了有媒体和反对党的监督之外,很多中国高官子女就有美国绿卡、甚至留美之后还取得了公民身份,他们本人是受到美国法律保护,他可以去控告美国政府的,不可能像在中国那样没人知道就让他们消失的。所以美国政府故意扣留人质之说成立的可能性也不大。
至于说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不要给美国教育产业输送利益的理由就更加不成立了。请问高官子女,他父母得有多高的官才算是高官子女呢?消息来源没说,按中国人约定俗成的理解,要是副省部级以上的官员才叫高官对吧?这部分人在中国的官僚体系里只占极小一部分,他们留学美国的子女占中国留学生的比例同样是极小的一部分,这么一小撮公子、小姐们,你说他们消费奢侈,对美侈奢品行业做出了一点贡献也许还能成立(但我估计其实占的份额也很小,因为美国富人远远超过了在美中共高官子女的数量)说他们就拉动美国的教育产业了?这说法过于夸张了。如果放风的消息源,他对所谓“密令”出炉的理由解释得如此外行、不靠谱,他所说的“密令”本身的可靠性就很成问题了。
以上是自字面上分析,所谓“中共密令”的那几条理由都站不住脚;但是从背景分析,我也不能否认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类似要求的“内部文件”。但不是以上说的理由,而是另有动机,就是:不是避免让高官子女们落于美国政府手中成为人质;而是恰恰相反,要回国成为掌权者手上的人质。就是贸易战、经济形势的窘迫造成官心不稳,中共领导人为了避免高层官员首鼠两端、安排退路、转移财产,为了防止高层官场的瓦解和不忠诚,要求高官子女回国,断了他们老爸老妈跑路开溜、或者里通外国搞小动作的念想。这个动机反而比美国查间谍啥的更加现实、更有成立的可能。
最近两个星期,中国某些地方的教育系统正在收缴老师们的护照,这个事有媒体的朋友告诉我了,目前我也在观察,到底收护照这事空间范围有多广、波及到了哪些行业、给出的解释是什么。这个事我会稍稍酝酿一下再来和大家聊,就是说当局是有这样的迹像,在有意限制某些行业和身份的中国公民出境,那在这个背景下说要求高官在美留学的子女回国,倒是有可能的。但是请大家注意,这种事反映出的意义决不是什么北京要拿留学、旅游这样的服务贸易来打击美国,你要这么解读就完全偏了,它反映出的是国内政治形势的波动,是当政者对维持政权稳定有焦虑感
接下来说今天的第二个话题,知名地产商万科高喊自己接下来几年的目标是“活下去”。这个口号是万科公司在9月份的例会上提出来,会场大屏幕上打出“活下去”这简单的三个字,提醒与会者目前万科处境之危险。作为中国大城市房地产市场里的中高端品牌之一,万科的困境和别的同行没有本质的不同,就是手上存量房产滞销(卖不出去),回款的困难造成资金链的压力大。万科的董事会主席郁亮说,今年万科的任务就加快资金回笼,目标是回流资金6300亿,但过去了三个季度任务还没有完成一半。也就是说目前这个任务完成的程度,已经让万科有生存危机了,才打出“活下去”的口号。早先的消息说,万科在厦门等城市,以六到五折的价格抛售商品房,就这样完成的任务还不到一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疲软可见一斑了。
不是说中国大城市的房子涨多贵都有人买吗?不是说需求是刚性的吗?怎么一下又弱到这种程度呢?酝酿中的房地产税起步阶段是针对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它杀跌房价的作用应该是不明显,我想这背后最直接的理由就是人们的就业信心、收入信心降低了。房价这么高,我贷款一大坨钱来买,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我失业怎么办呢?我收入下降怎么办呢?就算我收入不下降,但是不会有预期的增长了,我孩子上学要花钱、老人生个病啥的,我也得悠着点,现在买房实打实的每个月还房贷就要出去那么多钱,所以还是晚几年再考虑买吧。最直接的原因我想是在这里,在这样一个经济形势之上,大城市为了遏止投机,首套房贷的利率却连涨了20个月,更是严重打击消费者的购房意愿。
同时另俩个数字很值得重视:8月份中国央行公布的数字,居民存款增速这10年间从18%下降到了7%;吞噬居民存款的头号大窟窿就是买房。居民存款增加速度下降很直接意味着,消费者买房要存够首付花的时间更长了,那当然现在的房子就卖不动了。
另一个数字是8月份全国13个大城市的房价比7月份环比下跌,北京和福州是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8月份跌的最多的是大连,比7月份价格跌了4.2%、天津跌了2.29%,从单月跌幅来看,这个比例就是很值得注意的了,中国房地产全线承受的压力都很大。
关于新房的降价清库存,一般不是全部降价,而是一个楼盘里限量多少降价销售。按万科那个处境就是这种程度的降价已经不足以应付资金链的压力了,那出路无非三条:一是借新债把到期债务先还上;二是扩大降价销售的比例,比如以前20%的房子拿来打折、现在得扩大到40%;三是出售一些近期可以变现的资产,大概跑不出这几种办法的组合。但不管怎么组合都会极其痛苦,找银行取得过渡性贷款,在金融维稳的政策背景下难度大,借新债还旧债有个融资成本的问题,借钱的利息高了成了饮鸩止渴,加重了你自己的债务负担。出售其他资产填窟窿吧,短期变现也要蒙受一些损失,也总有个穷尽的时候。也只能是想方设法把损失减小,撑过这几年再说。同时新房的滞销、和降价,必然拉动二手房的降价——如果二手房没有一个相应合理的降价,消费者干嘛买二手房呢,当然是买新房更划算。
所以小结一下,房地产行业全线的降价压力,最后会变成政府的难题,它肯定不愿意继续贷款,缓解这些房企的资金压力;不给钱吧就得给政策,你就得允许房地产企业们更大范围降价,可是如果出现行业性的恐慌降价抛售,会造成资产价值大幅度缩水,城市居民最主要的财产就是房子,这部分财产贬值这可比什么P2P爆雷、城投债爆雷的杀伤力大多了。连锁反应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你是个市民,你贷了巨款、赌上了人生买的房子,现在的价值还抵不上你没还完的房贷,那就叫负资产,你还要它干嘛,直接把房子还给银行,你搬家另租房子去住就完了呗。这种情况大面积出现,它还是一个金融危机。
所以这事对中共政府来说是左也不行、右也不行。既不能继续给资金链濒临断裂的房地产企业贷款,加重债务负担;也不能放手让他们降价清库存,那会造成资产价值恐慌性下跌,房价还得保。怎么办呢?本来还有一招,就是“割韭菜”,向公众转嫁负担。让这些房地产企业发债、或者向股市融资,屁民们出钱,缓解房企们的流动资金紧张。但问题来了。韭菜们也不给力了,在过去五年,中国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由33%上升到49%,屁民们也是一屁股债好吧,人家自己能支配的财产也在枯竭。不仅如此,还三天两头地这里、那里爆雷,老百姓的投资一瞬间就蒸发了,也总有民穷财尽之时,还有什么韭菜来给你割呢。
企业想让政府来帮着兜底,政府想让韭菜们兜底,现在就看这三家循环的游戏谁先兜不住,整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这个危机的循环在目前的体制下我看不出有什么解脱出来的办法,能想到的招都使了,除了来一场危机,让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从深层重组,难以再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于普通人来讲,面对这个环境,就是选择避险的投资方式。
房地产行业的整个市场预期应该已经发生变化,像两三年前房价突然大张,市民们漏夜抢房的那一幕应该在一段时间内很难看到了。说到这儿我顺便提一下,我有集节目谈7-8月份中国多个城市房租的大涨,我归因于房主们对市场预期的变化,他们赌房价今后几年不会大涨,所以更关注出租的收益,过去中国房地产的租售比太低,房主们要长期持有房产,所以推动租金上涨。
有很多朋友不赞成,说租房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不是受房东们要打持久战,想张房租就能涨的。这个指教说对一半,租房虽然是个受供需关系影响的市场,但房子本身在中国是个金融化的商品。投资市场决定涨跌的不是供需关系,是市场预期。只要大家觉得它会涨,都去追捧,它就会涨。如果市场预期房价不涨,房主们更关注租金收益,只要有个人领头涨房租,其他人在市场共识下跟风就可以。有消息说,房租大涨是蛋壳、如家这些长租公寓高价抢房源造成的!对啊,它们能抢到房源正好证明了房东们的市场预期变了,房主们为啥要跟这些中介签3-5年的长租合同啊,就是他们看衰这几年房价,长租更合算了嘛。如果大家都想的是一两年就把房子出手套现、大赚一笔,长租公寓给房主的那点利益就没啥吸引力了,从房主手里也圈不到那么多房源,它们也没办法在租房市场兴风作浪。
总结今天的话题,我们谈了关于中共“密令”的传闻:要求在美留学的高官子女回国;还有万科高喊“活下去”反映的房地产行业困境。最终都归结到中国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脆弱局势。最后介绍一下,明天会员网站的《特别节目》专栏,我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中途岛的奇迹——其实不是奇迹》,聊太平洋战争中著名的“中途岛海战”,这场战役中有很多戏剧化的因素,似乎是命运之神偶然的青睐,美国人获胜了,被人称为是“中途岛奇迹”,我们会多几个方面分析,文化与习惯的差距其实才是真正“背后看不见的那只手”。
今天这个话题就聊到这儿。
文昭先生现在的节目中的子内容越来越多了,可是即便这也还是跟不上许多热点。最近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事件太多了!
也不必要跟全吧,因为这种事情永远跟不全的。
谢谢文昭老师。好精彩!~
不知道会不会就今晚美国副总统对华政策演讲做一期节目深入探究一下。好羡慕美国竟然有这么一位能对中国人民知冷知热的领导人,虽然他应该还是以美国利益为重点。讲到媒体,宗教,网络等等各方面都能这么接地气,哪像我们就算是乡干部讲话也是各种云山雾罩不着调啊。老彭,开两打啤酒哥们我绝对能跟你侃上一天一夜,有朋如此,夫复何求啊。各种感慨之后,突然又冒出一种认贼作父的罪恶感,这想法着实很危险。
问了一个在万科的朋友:万科喊活下去,是因为政府卖地不肯降价,却用行政手段限制房价,导致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下降。
您道出了真理,并不是房子卖不动了
寒风冷雨伤心泪
文昭老师,你好,我在油管上看台湾节目说推背图神乎其乎的。你若有时间可以说说这本书,或者《周易》,算卦之类的,谢谢。
文昭老师,还是不太了解国情…房企难活并不是因为房子卖不动…..这句话请文昭老师多思考,您的观点有点跑偏
先生文中所说的高官子女在国外窃取情报的问题,恰好我认识一个高官的子女在国外就是从事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