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5月有25号星期五,昨天星期四早上,美国总统川普突然发出一公开信,说由于金正恩最近的几次声明表达出“巨大愤怒和公开的敌意”,他决定取消原定于6月12日在新加坡和金正恩举行的首脑峰会。这个爆炸性的新闻本来我们应该在昨天就来聊,但是因为事先和网友们有约星期四是我做那个会员网站的节目时间,所以挪到今来说。今天又有消息说川普又在暗示会晤仍有可能举行,这种反复也是给人轻率和儿戏的感觉,在混乱当中我的第一个感想是:在判断世界大事的发展脉络的时候,还是简单的逻辑比复杂的算计更有效。就是在一个星期前5月18号的节目里我们谈到川金会有没有可能开不成的情况,我提出一个论断:这个谈判开不成、或取消息的风险一直都存在,关键要看是谁来取消息,金正恩来主动取消它的可能性小于川普。理由是出于一条简单的逻辑,就是川普只需要一个条件就可能取消这次会谈,而金正恩则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说川普只需要一个条件,就是感到双方实在谈不拢,谈判是浪费时间,又想好了下一步怎么办,他就可以取消。而金正恩除了这个条件之外至还需要附加一个条件,就是有人给了兜底,谈判开不成以后最低程度的后果是严厉的经济制裁还会延续,那至少得有人给他输血能让他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就是说他得得到习近平提供的物质保障,他才敢取消会谈。由于金正恩需要同时满足的条件多,实现起来就难度大,因此由他来主动取消谈判的可能性小于川普。
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逻辑,但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在朝核问题由于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国际牌局,参与的又有几个世界大国,朝鲜本身又是一个反复无常、行为极难预测的政权,所以最后左右决策的种种算计非常复杂,特别是现在又掺进了中美贸易的因素。所以非常容易令人怀疑简单的逻辑是否已经不足以胜任分析这么复杂的问题了,可越是混乱和反复,我越建议从简单的逻辑出发来分析问题。
接下来我想来谈谈取消川金会(或者川金会推迟)的三个直接后果,以后从这个危机开始第一天就无法回避的那个方案——军事方案最终的可行性,现在是不是离对金正恩的终极一战近了?
川普退场的第一后果,也是分析川普会刚刚取消会谈、又马上恢复它的危害,这也是简单逻辑:那就是谈判每一次破裂或流产,都只应该下一次谈判变得更难。每一次新的谈判启动,都要在上一次不成功谈判的基础上追加条件,否则金正恩的所有花招都是不用付出代价的,你在对手眼里就是一个傻瓜。所以金正恩在几天前那一系列的声明是他重演他那些驾轻就熟的套路,在谈判开始前表现出极度的愤怒,似乎这个谈判在最后一分钟分开不成,对方为了平息他的怒火、把他留在谈判桌上就要做出退让,安抚他那委屈的受伤的小心灵,这次他真是误判了局势。川普公开信之后朝鲜马上做出柔软的回应;似乎川普也留下了活口,说金正恩阁下如果你转变了心意,请不要犹豫给我写信或打电话。今天了新的消息是川普又在暗示这个会谈还是会举行,但是川普要有足够健全的判断力的话,就应该认清朝鲜几天前翻脸的表演无非是表明并没有准备好全面弃核。那么直到三胖表现出准备好这么做之前,会谈就不应该重新开始。他靠一个半拉子的爆破核试验场的这种表演显然是不够的了,他得有更大的诚意,拿出更有实质性的举动,所以谈判的门只应该是加更高了。
我们假设川普最终还是退场了,至少川金会大大推迟了,川第二个后果就是让刚刚和中国达成的贸易声明,在美国这边更不招人待见了。上个星期结束的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虽然双方承诺了暂时不加关税,但是既没有在声明中体现缩小贸易逆差的数字;也没有触及造成贸易失衡的结构原因,比如中国大规模补贴出口企业这类的事,没有体现任何具体的承诺,在一个星期前来看只能算在川金会之前川普所能接受的最低程度的贸易休战条件。一个星期后连川金会都没了,这份声明在美方的人看来横竖不顺眼。很少有人怀疑朝鲜因素是牵扯到了贸易谈判里,可以想见,在贸易谈判的过程中中共政府也向美国表达过,如果在贸易上美国能退让,它就可以说服朝鲜弃核。可是就在这个贸易联合声明发表之后,金正恩还在继续上演他的变脸把戏,文在寅访美的时候,劳动新闻还在说“心中燃烧着无限复仇的热血”。看起来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结束后,习近平并没有立刻打电话让他的小兄弟消停。既然如此,你说美国做出退让的意义何在呢?川普在事后的讲话里也表达了对这个谈判结果并不满意,说贸易磋商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新的结构,现在的方式太难,无法进行下去,完成后也无法对结果进行核实。所以朝鲜问题上的突然变局,让中美贸易上反复生变的机率也增加了。
第三个后果就是美韩关系会受到影响。当初川普决定和金正恩直接对话就是因为先有冬奥会后的朝韩对话,韩国特使郑义溶去了平壤,而后再去美国通报情况,说金正恩准备完全弃核,还说金正恩对美韩军演表达了理解。金正恩最近出现反复,川普对韩国方面是有报怨的。他在公开信里说:“有人告知我们这次会谈是朝鲜方面的要求,不过这一点(谁的提议)与我们完全无关,我们非常期盼届时能与您见面”。所谓“有人告知”其实就是指韩国政府传的话,川普在语气里表达了些许的不满,——因为韩国当初的传话让我做出了和金正恩会面的决定,而今又让我陷入不得不取消会谈的压力中。金正恩那一套最后一分钟玩变脸的绝活虽然对川普没起作用,但对文在寅是十分管用的,文在寅两天前在美访问的时候,他还在对川普说,金正恩只要有安全上的保障、又能得到经济援助的承诺,他就真的会弃核的。有消息说金正恩在见过习近平之后发出的那几个声明让川普很吃惊,他感到文在寅可能对他夸大的情况,对他产生了误导——你当初不是这样说的,他对韩国的不信任感由于这轮风波增加了。同时由于取消川金会,让文在寅深受挫折,因此美韩的裂痕已经浮现。
之前的节目里我们多次表达过这个猜测,文在寅可能向中朝的立场倾斜,回过来去说服川普向金正恩妥协,看来这件事也正在发生。美韩关系能发生的最坏状况是在战争到来时反目。
这就过渡到我们今天最后一个问题,离对朝鲜的终极一战还有多远?取消首脑会谈本身并不增加战争风险,导致战争变得非常紧迫的是朝鲜再进行一次核试验或者远程导弹试验。但是我还是得说现在的局面让战争顾虑上升,从根本上说战争方案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川普判断金正恩拥核的意愿无法扭转;二是对经济制裁完全失望。金正恩上个星期的一系列变脸的表演让人怀疑他还是坚持拥核,不过又想是拖延时间玩花招。而金正恩去大连和习近平见面以后联合发球,给川普施压,又让人感到中共对配合制裁也产生动摇。最近又有消息说中朝边境的又出现了漏洞,又有朝鲜劳工进入到了中国境内工作。川金会流产之后不出意外的话,金正恩会求助于习近平——大哥我听了你的,结果没和美国谈成,你得给我兜底,得给我钱。
要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金正恩没有拿出更有弃核实质意义的举动——比如邀请国际核子专家去朝鲜实地勘察;我们又看到中朝之间的经济活动又活跃起来了,那军事方案就会再度变得迫切了。军事方案的最大障碍未必在于中国,反而在于韩国。在我看来韩国对于战争危险的忽略程度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今年4月份美国有一个鲁特瓦克的美国战略专家在媒体上发出一个抱怨。说一个拒绝保卫自己的人没有权力拖累别人,指的就是韩国。韩国的首尔在朝鲜远程火炮的射程威胁之下,而它的政府所所建造的掩体和战防设施还比不上瑞士的苏黎士,瑞士从1815年武装中立之后200余年没打过仗了,也没人威胁它;而首尔是时时在朝鲜的军事威胁之下。韩国人没有认真做什么事情来保卫自己,他们的所谓防空洞不过就是地下车库、购物中心的地下室,可里面没有物资储备、没有食品、水和药品,只是在外面挂了牌子,写着防空洞,如此而已。
我本人没去过首尔,不知道这些指责是否属实,在韩国的朋友可以确认一下,这些作为防空洞地下停车场,是否有通往不同方向的出口,在受到炮火轰炸一些通道被堵塞以后人们还可以有别的逃生方式;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在自己就近的地方找到通往防空洞的不同入口,还有防空洞内的通信、通风设施是不是足够发达。如果说上面讲的那些抱怨属实的话,我也只能承认一个连保护自己都不放在心上的国家,一再成为被讹诈的对象再自然不过,还要拖累着别人也一起被敲诈,实在是不合理。有媒体的调查说,在四月底金正恩和文在寅的会晤后,有75%的韩国人表示相信三胖的承诺,我不知这个数字是否可信,但其反映出的一些人的天真和一厢情愿的程度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他们似乎完全忘记了朝鲜战争当中,他们北方的同胞是如何杀出一片尸山血海的。三胖的几个民族亲情秀的表演就抹去了他们头脑中的记忆吗?我发现发达国家大城市当中盛行的左派理想主义真的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有枪、我们有花;他们有大炮,我们有民族大爱。那你就爱去吧,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这种理想主义的危害在于用自己的想像代替现实,最终把所有人都置于危险之中。
西方有个厚黑学大师叫马基雅维利,他的名著《君主论》,里面充满了阴谋与诈术。但他和一般的厚黑学还有点区别,别人认为群众是愚蠢的,群体的智商是随着人群的扩大而下降的。而马基雅维利却认为群众首先也是自私的、不道德的;然后才是愚蠢的。只有当一个统治够幸运的时候,他所面对的民众才是既自私、又愚蠢的。你要是君主碰到这种群众就算是中了大彩了。近代理想主义的一大弊端就是把民众造就成这种人,它把人们某一方面的利益诉求放大,再赋与道德色彩,变成一种不容挑战的政治正确。比如社会弱势人群希望有收入保障、有养老和抚育子女的种种福利,这本质上是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其实说是出自于私;但只在一定限度内才有社会公正的意义。但是这部分诉求被放大,赋与了不容挑战的道德色彩,谁要对这种诉求提出质疑就成了你反对公平、维护剥削压迫了。于是借助着创建公平社会的理想旗帜,举国颠狂,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革命接踵而至。如果容我说一句比较激烈的话,那就是这种左派理想主义就是在培养马基雅维利所说的“既自私又愚蠢的民众”,为暴君的到来铺上了欢迎的红地毯,对大胖、二胖和三胖来讲真是中了大彩了,
所谓民族大爱、血浓于水也是这种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在韩国的一种体现吧,它已经把文在寅送上了总统宝座,是不是还要给三胖铺上红地毯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总结今天的话题,我们分析了川普取消川金会的三个后果,以及军事方案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三胖拥核的执著无法扭转;和美国对经济制裁完全失望。
明天我的会员网站特别节目专栏,惊风堂先生会给大家分析,精神压迫妄想和型人格,是怎样一个认识体系,它是严重偏离中庸之道的认识方式。其实我今天讲的所谓理想主义的危害,以想像代替现实,也是一种妄想型人格的体现,这事放在个人身上叫精神病,给个人和家庭制造痛苦。放在一个社广泛的社会群体身上就会带来民族的灾难。
我讚賞老師的分析。
朝美問題上特朗普的底牌不多了,兩國建交經濟開放美國??對朝鮮??才有影響力。談判前的叫陣,大家都別太在意兩位富二代的說話方式,變臉無常的舉措,從來這兩位從出生?到掌握權力都不是一般人經歷過的路,就當看珍貴野生動物看吧!
刚刚在ytb上说想跟您发邮件,关于首尔防空洞的地方。但是找不到邮件地址,所以只能在这里说。韩国语叫대피소(待避所)。但是都是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的,那也只不过是地铁站之类的地方。据说原来有一些战争用的防空洞,后来也都被废止了。
谢谢您的告知。
文昭先生和各位网友好,我在这周三关于习近平海权梦的Youtube 节目下面,我留言说”假如中国成为民主大国,可能会少一些美国的敌视,有更多的资金给老百姓。老百姓不需要表面上十全十美的政府,我们需要一个不给自己带来恐惧的政府”。底下有网友指出,印度是民主大国,老百姓生活远不如中国,倒让我不好回复了。确实,中国是威权体制,印度是民主体制,但是不管从经济还是民生,似乎印度都不如中国,不知道文昭先生和各位网友对这种情况有什么看法?
民主体制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还有宗教,文化,历史,社会结构等。当经济落后时候,但是其他条件出现的时候,也可以走向民主,比如印度。经济很发达也有可能不是民主,比如中东石油国家。19世纪的美国经济落后,但是他们也是民主的体制。纳粹时期,民生没问题,经济没问题,而且希特勒是众望所归符合民意,但是它不是民主国家。
所以拿经济和民生的好坏看一个体制的优良可能不是太全面,个人的一点看法,请包涵。
(我没去过印度,对印度也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根据国内对印度的相关报道,我觉得可以做出以下的基本判断。)印度只能说是半民主国家,甚至很难称之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比如印度有18中官方语言。印度各邦之间差异巨大,而中央政府也没有强制的约束力。虽然印度是民主国家,但在底层依然有大量“种姓制度”残余,思想观念也严重落后,严重歧视女性,基层官员同样腐败严重。
不过如何证明印度人一定比中国人过的差呢?如果按GDP来算可能的确如此,但是中国的GDP中含有多少水分埋藏了多少隐患?这些我们并不知道。民生呢?如果拿北京跟新德里比,中国确实有优势。但是你知道如果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了北京的中产有多凄惨吗?印度的穷人很多,但是你觉得中国的杨改兰就少吗?印度的穷人只能在城市里主贫民窟,中国的穷人可是连这个资格都没有吧?
最关键的,是印度人知道自己过的不好,所以会力求改变现状。而中国永远生活在“和谐美好幸福快乐”当中。者也就是我眼中在社会发展层面,民主与专制最大的区别:民主社会的改变可能缓慢,但是总是逐渐的进步;而专制国家,经济虽然可以达到难以想象的繁荣,但是终究有其极限。专制体系的确希望经济的高效,但是专制政体赖以生存的土壤却是经济的低效——专制体系下的经济发展主要都是带有很强的“补偿性”的经济恢复性质,高效的新增经济发展必然依赖于独立思考、真实的信息、公正的评判——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就是虚假的繁荣破灭的节点。就中国而言,已经越来越接近这个节点了。
谢谢各位网友对我的反馈!
王小一先生,歷史沒有『重新來』這回事,我們不能假設現實。我們可以分析事情,可以預測發展,儘管預測經常錯。『新時代』中國的發展,我想還是以現實出發,分析,預測。
中國有很多思想家,老、孔、孟,也沒實際管制一個國家的施政經驗,只做過小官以為天下只在三寸舌上。他們的作品在和平時期陶冶一下大家心靈還真不錯,拿那些理論來說事,有時還能猜對事情的發展,但不能奉為神明,多讀歷史就能發現,有些事可以做比對,有些事可以有相同。同樣的情況,不同的國家的體制可以比較,但不等於同樣的理論,體制等於最好。在『阿拉伯之春』民主運動後,除了突尼西亞,敍利亞、黎巴嫩、也門、巴林等相同情況的國家有了不同的發展。誰能猜到?
在中國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只有能打仗,打勝仗,做實事的人得天下。中國人民唯命是從,只是想生活好過些,有哪一個證明中國人民不會反抗不仁道的政權?
那个,推荐你看文昭在油管上2017年4月26日的节目“民主和法治,中国应该先搞哪一个?”
看完之后,基本上没有人再能动不动用把民主抬出来混淆概念的方法来扰乱你的思路啦,真的。
民主体制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还有宗教,文化,历史,社会结构等。当经济落后时候,但是其他条件出现的时候,也可以走向民主,比如印度。经济很发达也有可能不是民主,比如中东石油国家。19世纪的美国经济落后,但是他们也是民主的体制。纳粹时期,民生没问题,经济没问题,而且希特勒是众望所归符合民意,但是它不是民主国家。
所以拿经济和民生的好坏看一个体制的优良可能不是太全面,个人的一点看法,请包涵。
大陆开个会员真不容易啊